济阳——人间烟火正浓处
◎商海月
作为“异乡客”,来济阳将近一个年头了,生活下来,不能说“反客为主”,也活成了半个济阳人,逐渐的熟悉了这儿的人,感悟到这儿的情,品读到这儿的味。
早上起个大早,赶到济阳的老城区,找到一间不起眼、颇为破旧的门店,进去寻个马扎子挤在满满当当的客人中,“老板,一个火烧,一碗豆腐脑多加辣椒油”,这就是济阳地道的晨间美味了。一碗豆腐脑浇满浓郁的芝麻酱,配上烤得酥脆的火烧,唤醒尚未苏醒的每一个味蕾。店虽小,却异常火爆,老板是两口子,一个主攻烙饼,一个负责店内其他杂务,多年的默契让他们在“众口难调”的食客中不慌不忙,从容应对。小店早餐限时供应到8点,卖完就关门,爱吃的济阳人遇见佛系老板,也唯有大早上把觅食的车辆停满老板门口了。
等太阳开始偏西,时间来到半下午,街上、公园里就热闹了起来。多是由于当地特色——济阳鼓子秧歌的带动,济阳人爱热闹、爱唱爱跳。伴着下午暖和的太阳光,安大城市广场上从来都不负众望的充满欢声笑语。清了清嗓的阿姨递给拉二胡的大爷一个眼神,一首经典的《红梅赞》唱出他们的青春岁月。还有呢,跳扇子舞的、说快板的、耍陀螺的,当然更少不了当地特色鼓子秧歌表演,在这偌大的广场上,一个“表演家”,一群观众围坐着,一个个展演舞台就形成了,这些民间艺术家们或许琴艺不是最专业,舞姿不是最婀娜,没有华丽的妆容与服饰,但情绪一定是最饱满,开心一定是最多的。
济阳人有“牌瘾”啊,走在沿街路上,随处可见的夏日的树荫下,冬日的暖阳里,都是牌友们的好去处。一张折叠小桌子,个人带着小马扎,几副牌,一群人,指尖起落间就是浮生半日闲,没有吵吵嚷嚷,就是温吞的“技术切磋”。到夜幕降临,牌桌子就从室外挪到了席间。初来济阳时,外出吃饭,总对席间侧单独摆放的小圆桌很疑惑,“这是放茶水的吗?也不像,茶水都有更高的立柜摆放了”,后来就看出了,这小圆桌是专门用来打牌的,饭前与老友“杀两盘”,这比开胃菜是香多了。
等到真正坐席吃饭,菜品变来变去,总有一盘垛石驴肉等你品尝。垛石驴肉是济阳的市级非遗项目,它在饭桌上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将卤好的驴肉片成片,配上调制好的蒜末,一口下去,醋与蒜丰富了驴肉单纯的口感,也难怪成为济阳人菜单里铁打的招牌硬菜。
慢慢悠悠的一天过去,小城安静下来,这小城的人淳朴热情,这小城无关风花雪月,这小城从老城到新城就二十分钟车程,没有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然却可以久久沉浸于温情的努力生活之中而感到快慰。幸运遇见这小城,遇见济阳,遇见人间烟火正浓处。
作者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