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扎根乡村作贡献
——记区十九届人大代表、 孙耿街道薛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周峰
周峰,男,汉族,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人,中共党员,1986年9月生,现任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孙耿街道薛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济阳区十九届人大代表。
周峰于2021年12月份当选济阳区人大代表,能够当选人大代表非常的荣幸与自豪,他时刻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当好代表为人民,自担任人大代表以来,他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勇于承担责任,在真实反映村情民意、切实为民办实事等方面,履行了一个人大代表应当履行的职责。
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素养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一中、二中全会精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及宪法和法律,贯彻执行本级及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组织每月主题党日活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加强巩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综合素质,促进工作全面发展。带领村两委、部分党员、小学生赴济阳区烈士陵园、长田实践基地研学,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初心使命,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研学活动让学生们充分体验家乡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培养家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孩子们学习兴趣,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提高了依法履职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履行好代表职责打下良好基础。
敢于攻坚克难,推动村庄发展
人大代表的作用,既体现在日常履职中,也体现在本职岗位上。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基层党支部书记,他立足岗位职责,尽心尽责兢兢业业服务人民群众,薛家村人口流失、资源贫乏一直以来制约着发展,如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周峰的“心头病”,为了解决产业项目零的现状,他组织村两委、第一书记到泰安、齐河等地学习村集体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社的纽带作用,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标探索了一条以“村集体+合作社”模式,投资26万元成立了济南起步区薛家农产品专业加工合作社,一期项目主要围绕“薛花香”花生油的产销开展,二期香油加工厂建设、五彩花生种植、水果玉米种植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每天可产出花生油500斤、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万元,实现利润7万元,可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7万元以上。
坚守为民情怀,办好惠民实事
日常工作中,他坚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密切联系广大选民,及时掌握民情,收集群众对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他作为人大代表在平时的走访中了解到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村里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养老矛盾更加突出,在召开党支部会议时他提议建设一座幸福院。2021年村自筹以及争取上级资金共计5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465平方的幸福院,为使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村内新建以休闲娱乐、就餐、日间照料、四点半课堂、青年之家等民生为一体的幸福邻里中心。下设养老中心、儿童中心,养老中心每周为58名70周岁以上老人以及特困家庭免费提供6顿饭,每季度为过生日老人过集体生日,每季度邀请卫生院营养师为老人上养生课,指导老人健康饮食。幸福院还设有理发一角,每月由村里的志愿者和发廊志愿者为老人免费理发。由于薛家村离街道较远,年轻人外出打工,在家老人购买生活用品以及办理各项业务出门不方便,以及出行安全没保障,我们成立了公益岗跑腿服务,每周利用一天时间由公益岗带着老人外出买东西以及代办其他业务。为了解决老年人冬天洗澡难、不卫生的问题,投资4万余元建设了爱心澡堂,协调有关部门安装了天然气壁挂炉,通过壁挂炉可以取暖和洗澡。70岁以上老人和陪护人员可以免费洗澡,70岁以下人员洗澡每人10元,儿童每人5元,解决了全村冬天洗澡难的问题,通过收取费用增加了集体收入。儿童中心服务于全村孩子的学习和安全。每天孩子放学后有专业的志愿者看护孩子,以及为孩子们指导作业,今年暑假,济南青少年宫暑假托管班落户薛家村,青少年宫选派了一名专业老师、两名志愿者辅导孩子们学习。全村26名小学生的学习和安全得到了保障。暑假期间召开了“童心向党、红动中国”、“浓情端午、多彩六一”主题红色教育,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让学生了解国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拓视野,提高认知水平,同时帮助孩子们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观念,组织村内38名学生到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科技馆开展了“童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主题游学活动。“国学堂”的开办得到了村民的极大肯定,让农村孩子接触到新鲜事物,开阔了眼界。
坚持履职尽责,促进工作创新
薛家村五保户、孤寡老人、留守老人较多,发生突发疾病、跌倒摔伤等意外情况往往得不到及时救助,他们商量后给村里24位老人配备了呼叫器。呼叫器就是一种简易手机,上面有3个键,可以存3个电话号码,有紧急情况时一按键对方就接到电话,其中1个电话号码就是村两委的,让老人有情况可以第一时间找村两委帮忙。以前村里的一名独居老人突发疾病去世,当时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手机。如果电话打通了老人可能就得救了。前年春节前的一个晚上,他的电话响了,号码是一名五保户老人的,电话中老人一直哭却不说话。他意识到老人可能出事了,便立即叫上村主任,翻墙进入老人家。发现老人腿脚已不能动,大小便失禁,便紧急找来乡医,老人得到了及时救治,呼叫器起到了大作用。配备呼叫器方便老人有困难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和救助,提高了空巢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目前作为先进经验也正在全区推广。
担任人大代表以来让他成长了不少,也越发感到肩上担子的重量,他的能力有限,但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服务群众,他会用科学的理念、长远的眼光、务实的作风,做一名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的合格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