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味浓 形式多 济阳区主题党日开出新花样
近日,伴随着和煦微风,在回河街道小任岸村,一场“党味”浓厚的主题党日活动正在进行。会上,村支部书记将该村的集体资金收支情况逐项向村民公开宣读。
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互相交流学习体会……小任岸村1小时的主题党日活动,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而这也是我区规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将主题党日作为教育监督党员干部的一个重要阵地,围绕不同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积极转变以往“填鸭型”“课堂型”方式,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形式,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形式活起来、效果实起来,主题党日“党味”别具一格。
增添“鲜味” 形式活起来
主题党日的形式直接影响着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对此,我区不断在创新活动形式上下功夫,做到主题党日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有趣。
“我们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区委组织部有关责任人介绍,济阳区积极在村级探索开展“主题党日+阳光议事”基层治理模式,村内的大事难事,凡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经村“两委”研究提议后,一律进行阳光议事民主决策,对群众有疑虑的问题,都拿到“主题党日+阳光议事”活动上说一说、议一议,让党员、群众敞开心扉谈看法、提建议,形成统一意见,公开决策结果。
各级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把主题党日搬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红色基地等现场开展,使主题党日更接地气、更有实效。通过学党的理论,讲工作成绩,晒财务收支,议村庄发展,让群众民心更加凝聚,真正让“主题党日+阳光议事”成为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桥梁,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学做结合 效果显起来
紧贴民生实际,让“主题党日”有“扎根基层”的“泥土味”。济北街道安康社区在和家园漂流书屋处开展5月份主题党日活动,将主题党日从“会场”向“现场”延伸,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听民意、察民情,及时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群众“神经末梢”。活动中,安康社区深入推进主题党日活动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结合,组织党员开展迎接国卫复审工作志愿服务活动,对照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测评标准,全面排查薄弱环节,严格落实整改任务,做到责任全覆盖、管理无漏洞、创建无死角,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了推动创城攻坚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除此之外,济北街道各社区结合主题党日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如精心打造“公益行·大家帮”志愿服务品牌,开展“最美夕阳·协佑行”、“阳康”宝典、绿色低碳知识讲座等送温暖、送健康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走访了解辖区老人的饮食起居、身体及家庭状况,详细记录老人的实际困难和生活需求,发动更多社区居民关注家中老人健康。
突出政治引领,结合党委和党员实际,我区在探索开展开放式主题党日活动过程中,创新方式方法,把党性教育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从传统说教向身心体验转变,让“党味”更有“回味”,让“党心”贴近“民心”,尽显“力度、深度、高度、温度”,有效激发了党员的参与热情,提升了活动质量。
(刘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