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14 更新时间:2023-05-26

特色产业“引路”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本报讯 花香扑鼻,笑语阵阵。初夏,正是金银花含苞待放的时节,垛石街道米桥村12亩金银花迎来大丰收,村民正在采摘花苞,一双双巧手在金银花海不停地“跳跃”,田间地头呈现了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我们一早送完孩子上学就来到这里摘金银花了,闻着花香,心情也很舒畅,平均一天能赚100元左右,让我们在家带娃也能多一份额外的收入,很不错了!”村民李大哥笑呵呵地说。据悉,金银花一般情况亩产干花达到100公斤以上,每公斤35元左右,采摘期间,金银花种植园区吸收大量劳动力参与务工,尤其在盛花期,干活快的村民采花,每人每天可以挣到100多元。

         村庄蝶变、农民增收的密码是什么?为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农业,丰富农产品种类,全区各镇街立足村集体实际,发挥地理生态优势,开出“致富良方”,以产业促增收,以产业助振兴。
         眼下,新市镇红庙管区7个村的1200亩黄花菜开的正盛,村民告诉记者,再过一个多月,就能迎来丰收。新市西油、西高、王家、蒯家、东油、徐家、徐庙七个村成立了联合党支部和集体经济合作联社,在种植方面,合作联社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7个村分别划定责任田,各村支部负责人对责任田种植产量负责,为黄花菜的管理和产量提供了保障。
         据该合作联社负责人介绍,1200亩黄花菜采摘周期能达40天,每天参与采摘的务工群众能达到100人次。过程中,联合党支部按照1:0.7的比例分配群众务工收入和集体收入,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务工收入和务工积极性。据悉,按照黄花菜生长能力,今年亩产量可达1500斤,预计三至五年的时间,亩产量可达3000斤,集体收入可达600余万元。
         乡村产业兴,增收路更宽。各镇街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一幅产业升级、三产融合、农民增收的生动画卷正徐徐铺开。       (刘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