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应与硌硬
◎田邦利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说明”中说:“限于水平,此次修订还会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下次修订予以改进。”据此,便有了下面的文字。
济阳方言中,有这么两个方言,所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读音却都是“ge ying”。其中一个,当形容词时是,讨厌;腻烦;恶心:菜里吃出一只死苍蝇,好一阵子ge ying。当动词时是,使讨厌;使腻烦;使恶心:他说的这事儿ge ying人。其中另一个,用来形容一个人(多指小孩子)坚强;顽强:猛猛跑着跑着绊倒了,头上磕了一个大疙瘩,也不哭,小家伙挺ge ying。
两个“ge ying”,汉字怎么写?“小家伙挺ge ying”,我想到的是“硌硬”。拿过《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查“硌”。硌gé<口>(动)触着凸起的东西觉得不舒服或受到损伤。再往下看,词条中有“硌硬”。【硌硬】gé· ying <方>①(形)讨厌;腻味:心里~得慌。②(动)使讨厌;使腻味:这事儿特别~人。掩卷细品,总觉着释义不妥,与“硌”与“硬”的字面意思相去甚远,可说不沾边。倒妥妥贴贴彼一个“ge ying”。给人一种张冠李戴的感觉。“张”的帽子在这儿,“人”在哪儿呢?翻开词典继续查,凡是读音“ge”的字都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一页一页,一字一字,一词一词,挨个地查了个遍,没查着。
《网络空间不该容下“祭奠”活人的恶意》一文(作者朱文龙 见2022年11月23日《齐鲁晚报·声音》),让我眼前一亮——所要的词找到了。文中说:“好好活着的人,却被人在网络平台建立纪念馆‘祭奠’,如此膈应人的事儿就发生在厦门女孩璐璐(化名)身上。”文中的“膈应”,词义明明白白。
膈gé,人或哺乳动物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膜状肌肉。收缩时胸腔扩大,松弛时胸腔缩小。人恶心时,膈是有反应的。膈应,多么形象,多么生动的一个词啊,词典上没有。
上网搜“膈应”,一搜就搜到了。膈应(gé yìng):北方部分地区常用方言,基本意思是:讨厌不舒服,令人恶心,但未达到要呕吐的程度。形容词。讨厌;腻味:心里~得慌。动词。使讨厌;使腻味:这种事儿特别~人。
膈应与硌硬是意思截然不同,读音相同的两个方言。笔者认为,《现代汉语词典》中硌硬一词的释义不妥,硌硬的释义应如笔者前面所述(当然,要尽可能地表述得完整一些,贴切一些);词典应在“膈”字下面增加词条【膈应】,释义就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硌硬】的释义。 作者系济阳一中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