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09 更新时间:2023-05-08

十年蝶变,满是风景,皆是温情

◎王敏

        “王老师,济阳变化真大,我下了车差点不敢认……”刚刚参加完毕业十周年聚会的学生,除了相逢的喜悦外,还有故地重游的惊喜。以至于聚会结束后,还在电话那端,诉说着那份忻悦。
        电话这端的我,静静听着,陷入了沉思。作为土生土长的济阳人,我已经好久没有仔细看看我的家乡了。车多了,人多了,高楼多了……除了这些最感官的变化,十年间,我的家乡,地处九曲黄河北岸、北纬37°中端,千年古渡口的济阳,是否正经历着一场华丽的蜕变与转身?
        带着内心深处那份悸动,我骑上电动车,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济阳一日游”。一天下来,丝丝心绪上心头,十年蝶变,满是风景,皆是温情。
        十年间,济阳变得富美。“几条马路城中穿,一条小河城边过,狭窄街道满灰尘。”这是10年前济阳城区的真实写照,满眼望去一片平房。而现在,城乡旧貌在变化,纵深推进城市建设,老城改造开始破题,文体中心、浙江五金建材城、中央华府等城市综合体项目陆续完工,一片片高楼大厦平地而起,现代化城市雏形初现。
        说到这,不得不提到2018年6月19日,一个写进济阳历史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批复同意济阳撤县设区,自此济阳结束近千年置县史,开启了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新征程,北部起势发展的新篇章就此开始谱写。在此基础上,济阳进一步坚持“工业立区”不动摇,强化产业转型,以城聚业、以业兴城,旺旺、达利园等已经成为济阳的新名片。进一步做大做强济北经济开发区、国家级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中国(济南)特医食品城,推动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尽快突破百亿级,真正撑起济阳发展的“四梁八柱”,济阳正在逐步实现由“边远郊县”向“中心城区”的转型。
十年间,济阳变得宜居。济阳因济水而名,伴黄河而兴。过去很多年里,提起黄河,除了决堤泛滥,母亲河留给这个城市的记忆并不是很多。而如今,黄河元素开始融入这个小城的发展。春日的黄河公园,郁郁葱葱又有着浓重的历史感,处处可窥探“九曲黄河”的深远意境。黄河大堤西侧突出老城历史,展现禅塔晚灯、奎楼晓月等老八景及张尔岐、艾元徵等黄河岸边的历史名人,东侧展现柳岸行吟、韶台远眺等古八景。随着黄河公园的建成,城区范围内西有澄波湖公园,中有济北公园、全民健身公园和安澜湖公园南北贯通,东有黄河健身公园,通过新元大街景观河东西串联,构建起水绿交融的“E字形”生态景观布局。行走黄河两岸,处处皆是风景。
        济阳新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一大批地标性高端建筑拔地而起,华百广场、银座商城、力高千喜荟等一大批综合性消费场所投入使用,济阳人民有了更多的购物选择和全新的消费体验。家门口吃饭、逛街、购物皆能满足,城市品质显著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幸福指数的不断攀升。家住济阳,有了可以媲美济南的生活体验,并且没有“堵车”烦恼。
        十年间,济阳变得温情。逛了一圈,晚上回到学校拿东西,走在花园般的校园里,听着书声琅琅,我看到了济阳的希望。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济阳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细数这十年的变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着说不完的话。“争取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上学、争取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愿。10年来,为了实现该目标,济阳聚焦短板、奋力攻坚,新改扩建中小学、城区“大班额”问题有效化解,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这一切仅仅是城区的变化,还没有提及我的老家。作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下唯一支持建设的实体性新区,我的老家起步区因黄河战略而生,目前正在探索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新的解题思路。那里又有怎样的惊喜,我打算改天去看看。
        黄河北岸,百舸争流;十年奋楫,济阳蝶变。一圈下来满是风景,皆是温情。富美、宜居、温情的济阳,让每一位济阳儿女幸福满满。而在这十年蝶变背后,是六十万济阳儿女的奋斗史。眼下,进入新时代后的济阳,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山东“强省会”战略、济南“北起”战略等重大机遇下,新济阳正在蓬勃崛起。
        我向我的学生发出了邀请,希望他十年后再回来看看,那时的济阳,将是另外一番景象。
        最后附上自己有感而写的的英语五行诗。
                                     作者单位:济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