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79 更新时间:2017-12-20

尼克松访华,美方警卫跟丢总统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周恩来对这次中美高层会晤相当重视。为了接待首次访华的尼克松总统,中央成立了接待组,安保工作自然是重中之重。

尼克松拍板同意乘坐中国飞机

        当时,中方接待组认为,尼克松来访,安全上的关键问题是在中国境内乘坐的中国提供的专机和防弹红旗车及车上安全人员。这既关乎中国的主权,又是确保安全的重要环节。
        1972年1月3日,美方的“先遣队”在黑格准将率领下抵达北京。双方在谈判交通问题时,中方坚持尼克松在中国境内必须乘坐中国的飞机以及中国提供的防弹红旗车;而美方坚持总统要全程乘坐他们的“空军一号”,美方要运来自己的总统座车,座车上要安排美方的特工保卫人员。美方还要求中方提供总统所到之处有可能威胁他安全的人员名单等。
        中方谈判代表把美方的大部分要求驳回,强调:从北京到杭州、上海,必须乘坐中方提供的飞机,我们的总理会与总统同机,不必担心安全。座车和车上警卫也必须是中方提供。最后,据说是尼克松亲自拍板同意乘坐中国飞机和座车。
        此次谈判,中方也做了一些妥协。美方提出,2月27日从杭州到上海,尼克松总统愿邀请周恩来总理作为他的客人乘坐“空军一号”赴上海。周总理最后同意。这样安排使双方都不失面子。北京至杭州,尼克松作为周总理客人乘坐周总理的专机;而从杭州到上海,则周总理是尼克松的客人乘坐“空军一号”。大概在当时美国总统的出访历史上,这是唯一的一次总统使用所在国提供的飞机和座车。当时,中国还没有喷气式大型客机,周总理的专机也仅仅是苏制伊尔一18螺旋桨飞机。当时美方保安(特工)人员都对总统此举惊恐万分。

美方警卫跟丢国家首脑

        1972年2月21日11时30分,尼克松的专机在北京东郊机场着陆。欢迎仪式后,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同乘一部红旗防弹轿车,直趋钓鱼台国宾馆。当时,毛主席破例在尼克松到达的当天下午,就在中南海会见了他。也恰恰是由于毛主席亲自决定的意外和匆促,所以当时没来得及和美方安全官打招呼,使随身警卫的美方特工没有跟上。美方警卫人员发现他们的总统及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等不见了,顿时慌作一团。
        中国外交部礼宾司的人员,见美方的警卫人员在钓鱼台住地范围内,像没头苍蝇似的撞来撞去,便告诉他们不必紧张,“你们的总统受着很好的接待,安全上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虽然做了解释,对方仍有几分惴惴不安。美方特工部要求协调好双方工作的配合,第二天的上午在钓鱼台宾馆,中央警卫局副局长兼8341部队政委杨德中同美方人员说明了当时的急促情况,并表示了歉意,这件事才妥善了结。

偷偷录音造成尴尬场面

        这次会面期间,曾出现过一个小小的尴尬场面。毛主席的纵横捭阖,和美国人的充分准备,使交谈的气氛一直很轻松很融洽。但就在这时,美方一个在场人员的口袋里发出一种奇怪的声响。他把手放进衣服口袋里摆弄几下,却无法使声响停下来,只得无奈地从口袋里把发出声响的东西拿了出来。原来,他在口袋里悄悄地装了一个微型录音机。也许是出了什么故障,发出了声响。他本想在口袋中操作,把声响制止住,但没有做到,只好把录音机拿出来,尴尬地当众关上。
        偷偷摸摸地录音这种行为,毛主席历来是反感的,但此番哲学泛论也没什么秘不可宣的内容,美国人已经非常狼狈了。他也就失去了再加揶揄的兴致,便大度地继续着原来的话题,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

游览西湖尼克松“失踪”

        2月26日,尼克松乘坐周总理的伊尔一18涡轮螺旋桨专机,在周总理陪同下,前往杭州。为了保证尼克松外出行动的安全,专门从北京空运过去两部红旗防弹汽车。然而在杭州,还是在忙中出了点小纰漏。
        一到杭州,中、美两方人员就各往各处,尼克松被安排住在刘庄,周总理住在西泠。根据安排下午是游西湖,周总理和尼克松按约定的时间、地点在花港观鱼景点会合。由于工作人员没有领会好意图,导致周总理和随行人员在花港观鱼景点等过了会合的时间,仍不见尼克松一行的身影。美特工人员又是一阵慌张,周总理也怕出什么意外,连忙吩咐立即联络寻找。
        其实,尼克松一行就在距会合点不远处的草地上等候。由于逾时不见,可着实使人焦急不堪。经过一段不长的时间,两边的人终于联络上了。  (摘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