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63 更新时间:2022-09-09

基层工作既要用“心”更要出“新”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一比喻生动地道出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作为民生保障的最前线,基层工作直接关乎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面对面广量大、繁琐复杂的日常工作,基层干部如何发挥好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真正做到为百姓谋福祉,我区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江昊杰同志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开拓了新思路。
        深入一线倾听呼声,对群众的所需要用“心”。基层是距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工作少不了和群众打交道,群众的期待就是基层干部奋斗的动力源和风向标,基层工作需要全身心投入,只有用心去了解群众的需求,才能真正为群众解困。江昊杰在社区工作的八年间,始终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群众反映地下停车库有异味,她连续几天走访了解情况,并迅速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群众家庭情况复杂,时常有矛盾,她从中调和,有时甚至劝到半夜……对于群众的呼声,做到件件有关情、事事有回应,对群众的疑问有理有据答复,对群众的需求稳扎稳打处理,才是实实在在为百姓,真真正正为人民。
        立足实际转变方式,对群众的所盼要出“新”。创新的思维、理念和作为,是推动基层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解决基层工作中的新问题,推动基层工作水平提高,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创新中不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水平、推动发展。针对暑期孩子看护难的问题,江昊杰创新设立社区暑期托管班,探索推广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新路径;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她推动开设“布姥姥手工绢花课堂”、组建“百花声乐艺术团”等,打造社区服务品牌;综合社区实际,她提出多个新工作方法,使社区成为远近闻名的“标杆”……为人民服务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照本宣科只会被时代淘汰,唯有创新才能做好群众工作,不断满足群众需求。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学习江昊杰同志先进事迹,基层干部要勤于思考、勉于行动,把用“心”和出“新”作为一种必备的素质和能力,用进步的思维和举措创造一流服务、推动民生发展,真正做好基层需要的那颗螺丝钉。
            (杨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