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第三十八个教师节庆祝大会召开
本报讯 9月8日上午,全区第三十八个教师节庆祝大会在区政务礼堂举行。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方辉,区领导秦蕾、黄晓广、呼廷贵、张鹏、邓洪刚、李佃文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
区委书记秦蕾讲话指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标准,推动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区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的中心任务,“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需要体现在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一直以来,“济阳教育”都是济阳人民的骄傲,也是济阳一张靓丽的名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差距。对此,我们必须拿出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重整行装、奋起直追,擦亮济阳教育“金字名片”,再铸教育强区辉煌。
秦蕾要求,要紧紧围绕“创名校、塑名师、育英才”的总体思路,聚精会神抓好各项工作。要踔厉奋发谋突破,凝心聚力“创名校”。要在党建引领上走在前、做表率,以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持续抓牢抓实书记抓党建项目,探索实践“双培养”机制。要在立德树人上走在前、做表率,培养学生的好品行、大志向、强本领。要在高质量办学上走在前、做表率,坚持多元化、特色化、智慧化的教育改革方向,在不断创新中实现更大发展。要躬身育才铸师魂,持之以恒“塑名师”。要为“名师”成长创造条件,着力培养一批学者型、专家型名师队伍。要把争当“名师”作为不懈追求,坚持师德为先、坚持本领为重、坚持学生为本、坚持奉献为要,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强区建设的生动实践中来。要五育并举促成长,培根铸魂“育英才”,坚持德育为先,让学生的品格“高”起来;改进智育教育,让学生的脑袋“富”起来;加强体育锻炼,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注重美育熏陶,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培养劳动素养,让学生的双手“勤”起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秦蕾强调,教育不仅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生机和活力,也寄托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希望。我们要打造高质量现代化教育强区,就是让济阳的教育与城市战略定位、发展水平、文化气质相匹配,就必须发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教育事业中来,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不断开创“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乐、师以从教为荣”的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真心重视教育,真正支持教育,真诚关爱教师,政教齐心,共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赋能添彩、夯基固本!
方辉向各位老师表示祝贺并指出,近年来,济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学条件持续完善、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办学质量持续提升,各项教育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当前,济南和济阳都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家要深刻认识到兴区先兴教的重要性。下一步,济阳要在立德树人、探索教育新路径上下功夫,深入研究全环境育人,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制定出具有济阳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样态。要在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改革教育教学上下功夫,认真的研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新高考对学生的新要求,不断擦亮济阳教育名片。要在探索完善教育治理上下功夫,认真研究“家校社”共育新路径,进一步落实和激发学校办学的活力和内生动力。要进一步规范民办义务教育的发展,让民办教育成为我们公办教育的有力补充。要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下功夫,持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深入实施锻铸师魂、涵养师德、提升师能、激励惠师四大行动。要在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生态上下功夫,认真研究中央颁布的教育改革、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全社会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为老师们创造更好的环境。
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晓广主持会议并指出,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对标看齐,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全区教育战线上大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各学校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打造特色、树立品牌,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手段,科学谋划打造一批具有济阳特色的在全市、全省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学科和品牌学校,增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能力。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要主动服务、合力保障,多为教育出谋略、多为学校办实事、多为教师解难题,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济阳教育发展,凝聚起推动济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邓洪刚宣读了《关于公布 2021-2022 学年度济阳区教育系统先锋单位和出彩教育工作者的通知》。
与会领导为教书育人先锋单位、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最美教师、捐资助教善美企业颁奖。
会上,济北中学、澄波湖学校、曲堤街道中心小学负责同志,闻韶中学教师、济南博纳置业有限公司分别作了表态发言。
区直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区法院、区检察院、济北开发区管委会、区公安分局分管负责同志;各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分管负责同志;区教育和体育局中层以上干部;区直学校(园)校长、副校长;各镇(街道)教育党总支书记、副书记,镇属学校(园)校长;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部分教师代表;捐资助教善美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刘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