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76 更新时间:2021-03-27

天下谁人不拖延

        在社交媒体上得来的印象:拖延症比感冒还普遍,人人都有,一个比一个严重。虽然没有求医问药烧香拜佛,但是大家扎堆讨论一番就都心宽了,讨论自己的拖延症,也是更好的拖延理由。
        拖延症仿佛是都市病,与其他“伤春悲秋不长进”的毛病一样,富贵闲人才配有。其实拖延可能是人类共有的行为,不过现在的城市人借社交媒体之便说得多,拖延的后果又不太严重罢了。《小二黑结婚》里的二诸葛外号叫“不宜栽种”,因为别人家趁着下雨抢着种地时,他看了历书说“不宜栽种”,没有种地,耽误了谷子出苗。他遇事都要算上一卦才做决定,其实也是一种拖延。在天时地利耽误不得的庄稼人看来,就成了与生活过不去的神经病。拖延可不可能,还是要看生活等不等。
        做小孩子的时候,深知拖延会有严重后果,而且立竿见影。上学迟到会被罚,晚上做不完作业就不能睡觉,第二天还有可能迟到。
        大人们拖延并不是因为他们越活越回去,而是因为深知某些拖延不会有后果,或者后果自己承担得起。每天眼花缭乱那么多事情,到底有几件是真正重要的,身处其中的人心里都清楚得很。房间不收拾,屋子不会塌下来;衣服不换季,捂不出痱子;某份报告没有交给上级,上级也许只是心血来潮,可能早就忘了自己要求过。
        必须承认的是,有些事情的确是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我的小办法是攒几件这样的事一起做,想拖延这件的时候做做那件,想拖延那件的时候做做这件,不用很长的时间就把几件事一起都做完了。把自己强按在桌边一小时也写不出两行字的话,不妨起来推着吸尘器走几圈,把窗户地板擦个锃亮,被故意分散的精神倒有可能迸出灵感的火花。就算做了家务还没写出来,至少自己的生活环境舒服了许多。(摘自《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