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区:厚植生态底色 扮靓绿色家园
本报讯 初夏时节,漫步济阳,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绿意盎然,黄河健身公园、安澜湖公园、澄波湖、口袋公园陆续投入使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美图景在这里铺陈,绿色成为济阳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我们济阳的环境是越来越好了,尤其是到了这个季节,一出门满眼绿色,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很舒畅很惬意。我有晨跑的习惯,每天早晨六点钟我都会到澄波湖跑步锻炼,这里就是一个天然氧吧,一大早来这里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一整天都精神满满。”市民王女士开心地说。
近年来,我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打造路净、水清、树绿、花香、景美的生态景观,最美城市名片不断擦亮,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攀升。
下足精细“绣花”功,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十大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开展店外经营、户外广告等综合治理,规划建成多个便民疏导点、增设便民摊位,市容环境秩序明显改善。今年,我区将全面提升停车便民服务、生活垃圾分类、城乡道路保洁提升、城市水域净化等16个方面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整洁有序、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擦亮城市“颜值”、提升城市“气质”,以精细管理促城市服务,推进济南北部新区高质量发展。
全力提升生态绿化水平,进一步做优城市绿芯,用好河湖相通、护城养城的天然优势,高标准推进城市公园体系建设,构建五彩缤纷、四季常绿的城市景观,2023年,我区新建城区公园游园6处、绿道6公里。
综合施治,持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扎实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曲堤水质净化厂、第一污水处理厂一期扩容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完成162个村生活污水管网铺设。
坚持生态赋能,加大限制类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大力推进产业绿色化改造、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生态式发展,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抢抓绿色低碳先行机遇,全力推进园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开展绿色工厂建设,加速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实现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我区新增市级“绿色工厂”5家,济北开发区入选市级“无废园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今年3月份,济北经济开发区获批济南市绿色工业园区。
积极倡导低碳生活与绿色消费方式,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努力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新风尚。
从严落实河湖长制,解决好河流管护“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区现有各级总河长11人,河湖长595人,河道警长8人,民间河长47人。自“河长制”推行以来,除区、镇、村各级河长外,我区还组建了一支河管员队伍,使河长制深入到“神经末端”。
为进一步推进辖区河道长效治理,我区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提升爱河护河意识,营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河道环境。定期不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巡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在巡河过程中,志愿者在徒骇河边捡拾垃圾,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带动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到河道保护中,在全区营造了爱河护河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天蓝、地绿、水净,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绿色,是美好生活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下一步,我区将不断创新举措,持续擦亮水韵济阳城市名片,努力打造水绿交融的唯美空间,守好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底色,全力打造黄河岸边水生态城市,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刘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