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75 更新时间:2018-01-14

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入手,扎实开展惠民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太平街道便民利民富民工程获群众点赞

        本报讯 近日,笔者在太平街道走访时看到,很多村庄的胡同硬化了,村内公路四通八达了,厕所改成水冲式的了,村民依靠富民产业致富了……“今年的变化可大了,生活越来越好了。”新路桥村的路大爷高兴地说。去年以来,太平街道积极顺应群众期待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入手,扎实开展惠民工程,群众幸福指数、满意度显著提升。

产业结构调整
拓宽群众致富路

        去年以来,太平街道着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太平宝”瓜菜品牌优势,不断推动农业提档升级。去年发展农业龙头企业2家,发展有影响力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3家。为实现传统农业向休闲采摘农业、旅游观光农业转型,大力发展优质果树种植,重点打造了三个经济林片区,其中东太平村130亩永莲蜜桃,孙家店村150亩核桃及西三教村209亩富士苹果。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积极谋划,着力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5月6日,联合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举办了泉城太平宝文化旅游季暨“大牌来了”走进济阳活动,活动现场吸引游客过万人,通过网络、手机客户端观看的观众近十万人,进一步提高了“太平宝”瓜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据调查,通过以节促游、以游促销,稳住了西瓜价格,仅此一项,5万农民实现了人均增收4000元。

改善村基础设施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投资近600万元,为14个村硬化街巷面积 8万余平方米,这是太平街道今年民生工程的一个缩影。
        去年,街道办事处投资近200万元,对济太路沿线、庙廊集贸市场和街道驻地集中进行整治和绿化提升,实行常态化管理,改善了交通拥堵、脏乱差等问题。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配齐配全垃圾收集设施,街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积极协调G104拓宽改建工程,保证了全线按期实现贯通。完成4600户改厕任务,提升建设9个美丽乡村,改善了群众生活居住环境。

精准扶贫
小康路上不掉队

        太平街道着力在精准施策、精细管理、精确操作上下功夫,明确工作重点,调整发力方向。
        发放42000元助学金,帮助8名贫困学生顺利走进大学校园;发放孝赡奖励金186360元,投资近400万元,为132户危房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此外,还与历下区姚家街道办事处签订对口帮扶协议,采取出产品、出劳务,进资金、进项目的“两出两进”的办法,切实加快脱贫步伐。姚家街道还为太平街道的10户贫困户赠送了26只羊,采取“免费送羊,滚动发展”的模式,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进一步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丰富了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产业选择,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走上致富路。(常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