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81 更新时间:2017-12-29

话说御马园(小说连载)

张加增

        几天后,县农业局、畜牧局、宗教局、旅游局的几个领导闻讯赶来了。当他们看到牛场中的一片狼藉和那些从地下翻出的碎瓷烂瓦、草木灰屑。便出于好意都在给他出点子。农口的领导建议他将这儿搞成农业科技示范园。要莫建个育种育苗基地;畜牧局的领导力挺他在这儿养德州黑驴,直接供给东阿,市场上阿胶太火了、养驴准来钱;宗教局的人劝他多往民族经济上想想,搞点回民特色的肉联厂、清真食品厂等。利用清真寺里阿訇懂阿文会沟通的优势,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黄河北岸建一个体现中西方文化交流,物质交流的特殊平台。广泛联合西亚北非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在新的丝绸之路上将山东的乃至中国创造的产品输送出去;将我国消费者需要的这些国家的商品传递进来,达到 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之目的。而旅游局的同志则建议,迅速整合资源,迅速借出土之御马园造势,在黄河以北建一个新兴的旅游景点,准能红火起来。
        大家的点子各有特色,都有可取之处。马有怀非常感谢大家的好意,考虑到今后无论转型干啥都离不开这些单位的帮助。于是他请这些人在城西酒楼好好的喝了一场。微醺中大家称兄道弟,说着些海阔天空、云山雾罩的话语。有人羡慕他年纪轻轻就有了这么大的家业;有人夸他基因好,祖上有德有能,弄出过那么有名的御马园。使得他从骨子里就精明、就是买卖人,敢想敢干最后达到成功。在内心里每个部门都想拉上他搞一个适合自己特点的实验基地,以便取得相应的政绩。因此,套近乎的话语、让人心头发热,眼窝发酸的话语,充满了整个席间。直到很晚的时候,众人才离开那家酒店。
        半夜时分,马有怀醒过酒来,他倒了杯老茶树普洱茶、没滋没味的喝着。空中传来几声大雁的鸣声。窗外,早春的清风徐徐吹来,带着一些花草的新鲜的气息,间或几声雄鸡的长鸣和狗的吠声响过,一切又归于寂静。他一面喝着一面过滤着白天人们说过的那些话语,出过的那些点子,他在反复权衡着利弊。左思右想,他拿不定主意,下一步如何转型,由养奶牛进一步升级干些什么别的。哦!300亩一块地方无论干什么都不是一项小的投资,都需要深思熟虑。这位年轻的回民企业家,心细如麻,他还要多方面的细致的再考察考察。不知为何,后半夜里,他的脑海中老是闪现着四个字——宗教、旅游。他深知这不是一种偶然的闪现,而是潜意识中长期思索后的必然选择,他忽然意识到,他要在这四个字上做文章。
        于是,天一放亮,他便开着车子,约上县宗教局的杨局长和旅游局的刘局长,陪同他到上头部门去汇报去取经去做深层的考察。这一天,他们风风火火分别拜访了省伊斯兰教协会的王会长、市宗教局的米局长,省旅游局的毛局长和市旅游局的万局长。真乃一级一个水平。人家上级领导部门的人就是站得高看得远。马有怀这一天每到一处都是茅塞顿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一下子听了几个君的几席话,胜读了几十年的书。心胸一下子开阔起来,眼界一下子放的远了。他迅速调动起自己所有的脑细胞,先给自己来了一个准确的定位,进而给自己的事业来了个准确的定位。正因为这两个定位,才使他如鱼得水,走上了风生水起的圆梦之路……
        在宗教这一点上,当他经过了多方的请教,经过了耐心细致的研读《古兰经》、《圣训经》等经典后。他突然跳开了马营村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透过历史的天空,他看到在阿拉伯半岛上贵圣人传教的身影,看到盛唐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情形,看到了中国的穆斯林自西域而来,扎根东土,进而成为中华民族一员并在茫茫丝绸之路上奋斗耕耘的感人影像。一幅远古的美丽的画卷呈现在他的脑海之中亦清晰地时时展现在他的眼前……
        据《旧唐书》记载,1300多年前,唐高宗永徽二年,阿拉伯国家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首次遣使来华朝贡并传播伊斯兰教。唐宋时期,中国与西域各国来往频繁,客商纷至。西北长安,东南沿海之广州已成为当时繁荣之国际贸易城市。中国与阿拉伯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均有直接交往。陆上,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穆斯林长途跋涉,沿古老丝绸之路,经天山南北,河西走廊来到唐都长安。当年长安有西市,内有“波斯邸”和“胡店”足见人数之众。在海上,来华船队扬帆万里,历尽艰难,向中国的广州、扬州等通商口岸驶来。穆斯林商人带来大量珠宝、象牙、犀角、药材、香料。又带回中国的丝绸、瓷器、药材、茶叶等。故中阿航道素有“香料之路”一说。穆斯林入唐后,分地聚居,呈“大分散小聚集”之势,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与独特的生活方式。后渐于当地居民通婚、安居乐业、繁衍子孙,由侨居演变为土生番客,其后人亦成为土生土长之中国穆斯林。后来,侨居中国的穆斯林逐渐熟谙中国文化,对繁荣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中国发明的造纸术、炼丹术、印刷术、火药等也同时传入阿拉伯进而又介绍到西方。
        相传,唐时长安和广州各建了一座大礼拜寺。年代既久,原址已废。宋时,重建或新建了清真寺,有的保存至现代,如泉州圣友寺,扬州仙鹤寺,北京牛街清真寺等。                                 (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