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通办”朋友圈持续扩容 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
本报讯 5月5日,“济南-德州-滨州”一体化政务服务示范区暨 “跨市 15 分钟政务服务圈”签约仪式在济阳区举行,仪式上,济阳区、德州市临邑县、滨州市惠民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共同签订了《“济南-德州-滨州”一体化政务服务示范区框架协议》,公布了第一批通办事项清单95项,编制了标准化服务指南,实现了示范区内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共同打造“济南-德州-滨州”一体化政务服务示范区暨“跨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将最小的服务单元深度融合,真正解决企业群众办事“两地跑”、“折返跑”的难题,政务服务“朋友圈”凝聚力、融合力持续增强。
“济南-德州-滨州”一体化政务服务示范区暨“跨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的创建,让济阳区的“朋友圈”再度扩容,“跨域通办”再添新朋友,也将进一步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对降低企业运行成本、释放市场活力、促进各地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近年来,我区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大力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依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审批服务联盟优势,积极主动对接苏州相城、山西盐湖区、淄博周村等地,与多个地市签订了政务服务一体化协议,通过全程网办为主、专窗代办为辅、多地联办结合作模式,实现了更多高频跨域通办事项业务办理,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和群众的便利度和获得感。截至目前,先后与全国26个省、96个市、173个区县签订《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协议》。今年以来,共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开办企业、异地就医备案等高频“跨域通办”事项1122件。
同时,我区强化区域协同联动发展,依托省会经济圈成立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审批服务联盟,创新推出“跨省通办、全省通办、济阳区域内通办”“三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
与成员单位建立通办联络机制,主动对接,梳理政务服务通办事项清单,通过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等形式开展通办工作;组建了一支党员先锋队,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提供远程在线咨询、远程资料预审、远程受理办件、文件邮寄送达,实现事项办理即时响应、即时办结,大幅压缩办理时限。同时,积极打造服务载体,在市民中心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跨域通办专区”,配置专业人员及设备,同步将综合服务窗口向街镇延伸,加强通办业务培训,实现“跨域通办”全域覆盖。
进一步优化服务,组建了580人的代办队伍,为群众提供帮办代办、引导教办,全域推行“专人受理、专线联系、专业服务、全程帮办代办”的“跨域通办”服务新模式;加深线上线下融合,线上智惠导服咨询解答、线下帮办代办申报指导,切实解决群众业务办理实现网上办、邮寄办,避免来回往返材料不全等问题;积极搭建数字化平台,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着力构建上下联动、纵横协同、运行高效的政务服务综合体。
“我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过来咨询一下医保异地转诊备案的有关情况,我原以为需要回临邑办理,没想到在济阳就能办,这免去了我来回跑的麻烦,真的是省时又省力。”近日,到济阳区市民中心办理医保异地转诊备案业务的罗先生感慨道。
据了解,罗先生原本是德州临邑县医疗保险参保居民,因长期在济阳居住,考虑回老家临邑办理比较麻烦,就想着能不能在济阳申请医保异地转诊备案手续,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罗先生来到济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跨域通办”专区进行咨询,在了解到罗先生的诉求后,济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工作人员迅速为其启动“跨域通办”模式,快速联系了临邑县的有关部门,通过全程线上帮办代办的方式短时间内就帮罗先生办理了医疗转诊备案手续,让罗先生少跑了许多“冤枉”路。
罗先生正是济阳区大力推进“跨域通办”改革的受益者。“跨域通办” 打破了地域限制和行政壁垒,实现政务服务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办理,不仅实现了老百姓 “家门口”办成事,更让“千里之外”近在咫尺,也真正让老百姓实现了“进一扇门”“办两地事”。
下一步,济阳区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跨域通办”工作,强化政务合作,持续完善跨区域政务服务模式,切实解决好群众和企业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痛点难点问题,全方位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效能。
(刘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