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00 更新时间:2023-05-22

垛石街道创新“五个一”工作法 高质量完成大北环清障工作

        济南大北环项目是我省高速公路网“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中“横二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济阳段总长 33.89公里,其中垛石段长 16.025 公里,需要协调 22 个村清除树木 53972 棵、大棚 151个、房屋 6 户、坟墓 467 座、青苗 15.73公里,清障工作量大、任务重。面对这块“硬骨头”,垛石街道迎难而上,以“五个一”工作法圆满完成清障任务,保障了大北环项目顺利推进。

高位推动 一个专班盯到底

        高度重视,坚持将大北环清障作为“一号工程”抓在手上,先后召开 20 余次党工委会议专题研究。顶格成立领导小组,项目推进过程中,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督办”,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级抓好责任落实,构建起了统一指挥、分工协作、职责明晰、运转高效的组织体系。专班包保,从相关科室、管区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专门负责大北环建设过程中的对接、协调、督办等工作。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学懂、学透相关政策标准,做到“一口清”,切实成为征地清障的“行家里手”。

高效协同 一套机制管到底 

        建立日统计、周调度、月通报制度。街道主要领导每半月组织召开一次大北环清障工作推进会,分管领导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街道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天统计通报工作进展。累计召开各类调度会、推进会 100 余次。针对迁坟、补偿款发放等难题,定期组织管区、农办、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部门会商碰头,共同出思路、想办法,寻求破解之策,共召开会商会 10 余次,解决难题 40余个。
        挂图作战机制,坚持问题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梳理重难点清障问题 40 余项,绘制大北环清障工作“一览表”,逐项明确完成时限和盯办人员,及时反馈最新进展,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见底见效。
        建立线上线下督导机制。线上针对大北环清障工作所涉及的 22 个村单独建立微信工作群,各村在群内实时拍照打卡,上报工作进度,完成清障工作的自动退群,工作不力、长期留存的成为重点关注对象。线下综合采取集中督察与分散督查、书面督查与实地督查相结合等方式,实现全过程管理、全流程监督。同时,不定期组织清障工作实地观摩活动,现场评议、现场通报,考核结果纳入各管区、各村评星定级考核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以考促干,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高标要求 一把尺子量到底

        组织工作人员认真研读《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济南市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的批复》等政策文件及市委市政府相关规定,吃透把准 25 大项、95小类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标准规定,力求工作专班人人成为政策文件的“活字典”。
        广泛宣传动员,组织召开大北环清障所涉22个村村党支部书记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和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村微信群、村喇叭、村务公开栏等广泛宣传政策文件,悬挂横幅 50 余条、发放宣传单页及宣传册 1000余份,凝聚了工作共识。
推行“三严”原则,严格工作标准,明确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款文件依据、类别规格、等级标准,大力整治坐地起价等乱象 10 余起;严谨工作流程,凡纳入清点清障工作的地上附着物,均由工作专班层层审核把关,签订责任书;严肃工作纪律,批评教育企图以权谋私的村干部 1人,谈心谈话、帮助提振信心村干部 1 人。

高质服务 一颗真心帮到底

        主动靠前服务,积极践行“富美垛石”服务生理念,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清障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主动联系挖掘机和运输车辆帮助垛石桥村群众迁移绿化树,10 余名党员干部组成志愿服务突击队随叫随到,以细致入微的服务拉近与清障群众的距离,赢得群众对清障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善于换位思考,真正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用真情和诚意打动群众。索庙街商业用房清障,起初群众有抵触情绪,工作人员主动帮助房主逐项细致核对地上附着物,小到一块地砖、一处墙皮,都认真拿尺子丈量,确保无遗漏,努力让群众的清障补偿最大化,终于以真心换取真心,6 处商业用房清障工作一夜间顺利完成。
        坚持一线工作,将工作重心下移,工作阵地前移,街道、管区、村三级干部持续发扬“5+2”“白+黑”精神,放弃节假日、双休日,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就政策问题耐心答疑解惑,为群众算好“经济账”“发展账”,凭着一腔热情促成了一桩桩协议的签定,确保了清障工作顺利推进。

高昂斗志 一鼓作气干到底

        以大北环清障工作为契机,大力锤炼街道干部“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推动作风实现大转变、大提升,以不获全胜不收兵的信念和决心,坚决打赢“攻坚战”,涌现出了一大批敢担当、有激情、善攻坚、作风实的干部,塑造了垛石“铁牛”精神。
        针对清障重点人群和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敢于动真碰硬,善于啃“硬骨头”。铁匠村清障涉及大小坟墓 63 座、棺 121 口,情况复杂,利益难调,意见不一。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班子成员和专班人员一次次前往农户家中,倾听群众诉求,磨坏鞋帮子、磨破嘴皮子,以“钉钉子”精神做细做实清障对象思想工作,最终 34 户农户全部签订迁坟协议。
针对大事小事琐事,积极开展协商民主议事,让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建立“垛么有理”大家评平台,组建“垛公正评理团”,把评理会开到群众院内屋里、田间地头,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200 余起,群众满意率达 100%,没有发生因清障引起的阻扰施工和上访事件,没有后期衍生问题,确保了大北环项目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