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群众勇担当 携手并肩奔小康
——记济阳街道小高村第一书记温娟
温娟是县文联副主席,2017年5月被选派到济阳街道小高村任第一书记,自任职以来,她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全面摸排掌握村情,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积极投身到驻村帮包工作中,以亲民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
夯实基础 筑牢根基
从县直机关干部到乡下老百姓的带头人,工作环境从机关到基层,工作性质从点到面。温娟认识到,要开展好工作,就要融入村组,融入百姓,了解乡亲们的需求和愿望。为此,她坚持走到田间地头,走到村民家里,同村民零距离接触,了解他们的困难,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在走访调查中,她发现村民农业生产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一旦黄河水供应不及时,村里有400余亩耕地就存在浇灌难题,严重制约着村民增收致富。而村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拉电浇地,村里几百亩耕地几乎全部集中在村西头,供电线路达不到,浇地的时候只能利用拖拉机发电,非常不方便。针对这一问题,温娟通过积极的奔走联系,为村里新打深水井8眼,并成功争取到县供电公司的井井通电工程,新增变压器一台,铺设电线辐射半径400余米、辐射面积700余亩,将有效解决全村灌溉用水用电问题。为该村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把握实情 精准脱贫
小高村作为市级贫困村,有贫困户17户、贫困人口34人。自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温娟始终把这项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多次通过县文联筹集资金,为贫困户和小高村配备了健身器材,办公设备,图书阅览室等,并与贫困户亲切交谈,制定了相应的帮包措施。
小高村的扶贫项目有两个,产业扶贫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光伏发电项目所产生的年收入约5万元。产业扶贫项目产生的年收入5万元,2016年产生的收入15000元全部用于帮扶贫困户脱贫。目前,村内17户贫困户,贫困人口34人,已经全部脱贫。
心系群众 甘于奉献
2017年8月份,村内贫困户高丙修因急性阑尾炎入院,情况特殊转到济南军区总医院,除去医疗报销,个人仍花费八千多元。这笔花费对于无儿无女,仅同60多岁的兄弟相依为命的孤寡老人来说,是笔不小的数字。能不能为其争取到大病救助金显得尤为关键。他出院后,温娟主动承担起了为其申请大病救助的工作,前前后后跑了六七趟民政所,才将所需资料收集全,最后成功争取到五千救助资金,大大减轻了他的经济压力。
还是这一贫困户,家中住房属于危房,符合危房改造标准,但是因为相关手续及提交资料不够齐全,不能及时进行危房改造。时间紧,任务重,经过几次商讨,村委决定由温娟为其准备相关资料,由村委为其垫付资金,书记和主任帮忙修建房屋。在递交有关资料的时候,又意外发现,户口本的户主竟然是他死去多年的母亲,这样就得及时带他到派出所更换户主。为了能够抢在时间前面,一上午的时间,温娟在县城之间往返三趟,最终帮助该贫困户解决了这一难题。
而温娟作为一名女同志,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却经常面临艰难的选择。有一次为了工作错过了接女儿放学回家的时间,导致女儿嚎啕大哭,以为妈妈不要自己了,这让温娟心里感到十分愧疚。即便如此,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她却用百分百的热情和行动努力着。也许她一个人做不到太多的事情,但是她脚踏实地扎根基层,付出自己的心血,燃烧自己的青春,绽放着属于自己的青春之花。 (王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