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99 更新时间:2017-12-21

让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我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明显

         本报讯 最近,不少群众都在朋友圈里刷着“蓝天白云”的图片,“这段时间,我们济阳的天气真好,真是颜值爆表,蓝天白云看着太舒服了。”其实,咱济阳的天不仅是看着颜值高,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也非常给力。1—11月,我县平均空气质量指数为6.89,与去年同期相比改善率为5.1%,其中PM2.5改善率为10.29%,二氧化硫改善率为36.89%,一氧化碳改善率为23.2% 。
         今年以来,根据《济阳县<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细则》和《济阳县<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县重拳出击,向突出问题“亮剑”,多措并举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力实施“治气”攻坚。空气优良天数增多,群众反映空气质量良好,我县在大气环境综合治理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铁腕治污  向突出问题“亮剑”
 

         为确保大气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好转,今年以来,我县铁腕治污,向大气污染突出问题“亮剑”。
         在持续开展“十五土小”清理取缔工作的基础上,今年,我县重点开展了“散乱污”企业整治和低空排烟设施取缔工作。县环保局组织各镇(街道)对辖区内的“散乱污”企业和低空排烟设施进行了多次摸底调查,最终确定“散乱污”企业961家,其中取缔类“散乱污”企业432家,整改类“散乱污”企业529家,低空排烟设施354家。截至目前,已完成961家企业和354家低空排烟设施的整治任务。加强燃煤锅炉淘汰和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对需淘汰的14家企业的15台燃煤锅炉制定淘汰及替代方案,积极开展锅炉淘汰工作,目前,已经全部完成整改任务。督促济阳新华能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4台75吨燃煤锅炉进行超低排放改造,现已投入使用。
 

明确重点 开展专项整治 
 

         我县大力开展了扬尘污染治理,工地扬尘治理方面,建立健全工地扬尘源清单,发挥环评审批和开工许可审批源头防范作用,全面推行扬尘污染防治工程监管。整合县住建、环保、城管执法、交警等部门组成2个联合督查组,对全县建筑工地、裸露土地等建设工程扬尘污染源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督促建筑工地落实围挡、湿法作业等降尘措施。渣土运输方面,今年4月专门成立渣土办,实行建筑垃圾运输准入制度,对渣土运输公司统一招标。目前,正在建设渣土运输车辆控制平台,平台建成后,将确保做到车辆机械化密闭装置使用率100%、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率100%,从根本上解决渣土撒漏和私拉乱倒等问题。
         与此同时,开展了成品油专项整治,加强油品质量管理,依法严惩销售不合格成品油的加油站。2016年以来,全县共拆除非法加油站13家。针对群众反应强烈的烧烤油烟污染问题,开展露天烧烤专项整治。烧烤店铺必须使用无烟烧烤炉,禁止一切露天烧烤、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强化机动车路检、停放地抽检、机动车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加油站油气回收检查等工作。近期,开展路检63次,共检车辆4390车次;开展停放地抽检43次,共检测车辆633车次;对加油站进行全面检查,做到无遗漏,确保各加油站二次油气回收系统正常运行。
 

强化监管 实施扬尘实时监测
 

         我县高度重视环境监管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投资77.5万元建立了扬尘监测及远程监控系统,将全县6个街道路口、16个社区、36个建筑施工工地的污染排放情况与县监控中心进行联网,实现扬尘排污数据信息直接上传,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监管手段。加大扬尘治理设备投入,投资100万元购置新型的雾炮车,大大增强了我县降尘能力。
         同时,加大涉气企业的环境监管,严格落实随机抽查制度,加大检查巡查监测频次,特别注重夜查、节假日和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巡查,确保企业达标排放,不发生环境损害事件。                  (于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