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02 更新时间:2017-12-19

赵赞芝老党员离岗不离党 义务理发获赞誉

        在孙耿街道,一提起老赵村的老党员赵赞芝,群众们都会赞不绝口。“赵大爷做的好人好事,讲一天都讲不完!”这是大家对赵赞芝老人最直观的评价。

老党员服务群众尽职尽责

        1950年出生的赵赞芝,1972年入党,至今已有45年的党龄了。早年担任老赵村党支部成员,民兵连长,治保主任等,为老赵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自从入党的那天起,就树立了一心一意为村民服务的思想,处处为大伙着想,时时维护集体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因而,深受村民的好评。在任的时候,赵赞芝就好事做不断,还记得那是40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同村村民赵志孔的母亲因病要从当时的孙耿镇卫生院转院到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赵赞芝知道后主动赶到卫生院,连夜骑自行车拉着地盘车载着赵志孔的母亲赶往医院,汗水浸透了衣背,他却没说一声累。
        垛石马头村的宋宗顺从济南打工回来,骑摩托车经过老赵村时车胎爆了,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赵赞芝主动帮助他把车轮卸下,并骑车载他拿着车轮到孙耿街上的修理铺补好轮胎,宋宗顺激动的连声道谢,想要留下赵赞芝的联系方式,却被他婉言拒绝了。
        如今的赵赞芝已从党支部退了下来,但他做好事的脚步从未停歇,在村村通公路工程还未全面铺开前,进村的道路有些坑坑洼洼,他就从自家搬来砖和土,填平了道路,而且每年都会对村内的主路进行义务修补,村民每当经过这里时总会想起赵赞芝并夸赞几句。像这样助人为乐的事迹不胜枚举,赵赞芝的美名也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大家都称赞他是“活雷锋”。

“活雷锋”义务理发不求回报

        赵赞芝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总能发现需要帮助的人。有一次经过孙耿街道敬老院门口,看到有些老人的头发长了,因行动不便没有及时理,正好自己之前会点理发技术,他就决定义务给敬老院老人理发,回家后,赵赞芝买全了理发工具:推子、梳子、披布、洗发膏等。为了能理的好看,满头白发的他还专门到理发店学习了3天,提高了自己的技术。
        有了工具,有了技术,他可以走马上任了。2014年3月5日学雷锋日这天,赵赞芝来到了敬老院,义务给老人理发,这一天,他从上午一直忙到傍晚,先后为20余位老人理发,老人们看到赵赞芝这样热心、耐心,理得头发整齐,发型又好看,个个深受感动。从这一天起,赵赞芝每月都抽出两天的时间为老人理发,还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宿舍内帮助打扫卫生、理发。三年多的时间,为敬老院的老人们义务理发90余次。现在,他不仅是老人们的义务理发员,还是老人们的知心朋友,老人们心中有什么愁事烦事都给他说,他和风细语地劝说,化解了心中的不愉快,消除了老人们的寂寞。老人们对赵赞芝的善行义举不胜感激,主动凑钱做了两面锦旗送给他,“敬老爱老  奉献爱心”,小小的锦旗却凝聚了老人们对赵赞芝无尽的敬意和感激。

孝顺子照顾老人无怨无悔

        赵赞芝被大家所称赞,不仅仅因为助人为乐,还因为他的孝顺。据赵赞芝自己介绍,他的爷爷有兄弟三人,其中二爷爷膝下无子,重情重义的爷爷就让他给二爷爷养老送终。为了方便照顾,赵赞芝夫妻就和二爷爷二奶奶住到了一起,每天精心照顾他们的起居,二爷爷走后只剩下二奶奶一个人,而她的脾气不是很好,赵赞芝两口子对二奶奶毕恭毕敬,事事顺着她,晚上和她同住一屋,一有动静就立马起床照料。平时赵赞芝一回到家就先和二奶奶聊会天,讲讲外面的新鲜事,有好吃的先给她吃,每天换着样的为她做饭。天好的时候推老人到街上转转,从不嫌脏嫌累。一直视一位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为自己的亲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也感动了二奶奶,她逢人便夸奖赵赞芝,待他如自己的亲孙子一样,说他是真正的好人。
        现在的赵赞芝,虽然年逾花甲,但却依然乐此不彼地奔走在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路上。其实,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他说:“在我有生之年,只要有人需要我,我就会一直服务下去。”    (赵秀杰  吴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