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76 更新时间:2017-12-18

按个按钮就能恒温取暖,24小时有热水,做饭比用液化气还便宜

“气代煤”改造让村民家冬季温暖如春

         本报讯 新的天然气管线通到家中,做饭供暖两不误,室温20多度跟城区集中供暖的房子没什么两样……走进垛石镇董家村,室外虽冷但天朗气清,一扫往年进入供暖季就雾霾袭扰的情景。这一幕,是我县城镇“气代煤”改革的一个缩影。
         自10月份出台《济南市清洁取暖气代煤电代煤工作实施细则》后,我县住建委相关部门将实施细则办理与部门工作同安排、共部署,狠抓落实,推动我县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进度快:超额完成省市指标
 

         根据省、市统一安排,在9个镇(街道)、村开展的先期试点,为全面实施“气化济阳”工程提供了经验。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开放我县清洁采暖市场,并严格实施监督考核,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授予特许经营权,倡导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进一步推动我县清洁能源替代工作。
         作为今年的新增用户,中央华府和家园小区和济阳街道龙域天城小区由兴阳热力公司负责,目前投入使用1209户。其他分布在10个镇(街道)的5565户分别由港华燃气公司、奥德燃气公司、金捷燃气公司、炬通程燃气公司负责,共计28个项目,其他未完成项目也已基本接近竣工通气。
 

用得起:开启净暖生活新模式
 

         农村能源消费的大头是冬季取暖,以往老百姓会选择煤炭这种落后的方式制热,不仅导致室内环境脏乱,还会影响空气质量。自今年十月份以来,我县大力推进清洁采暖工程,以壁挂炉采暖方式集中整治我县各镇(街道)的老旧小区,实现“按个按钮就能恒温取暖,24小时有热水,做饭比用液化气还便宜”的生活新模式。
         在用气方面,济南市出台措施,从今年起对冬季取暖用气予以补贴。实施燃气壁挂炉改造的居民新用户,对购买燃气壁挂炉的费用给予一次性补贴,每户补贴2000元。同时,从2017年供热季起,用气费用按照1元/立方米的标准补贴用户,每户每年最高补贴标准1200元,用气量不足1200立方米的据实补贴。也就是说,这些新用户家中使用壁挂炉接通天然气以后,最高每年每户可领3200元补贴。
 

推得开:厂供网供分开做到村村通
 

         实现村村通天然气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自省、市下达任务后,我县不断落实相关政策,降低清洁取暖成本,积极推进农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新能源替代,为无法集中供热的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燃煤替代范本。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6774户改造,总建筑面积高达906785.59平方米。
         榆梁村村民张诚亮告诉记者:“以前每到冬天,儿子怕我们老两口挨冻,就接我们去北京住,虽然住上楼房是暖和了,但是感觉不如在自己家自在。”在张诚亮看来,村里通上天然气,生活品质也不一样了。“现在把取暖问题解决了,农村比城里住着还舒服。”
         今年以来,针对高污染取暖、取暖方式落后等问题,我县以县政府为责任主体,组织镇(街道)、村(居)和相关企业对需要实施气代煤电代煤的用户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改造用户台账,按照相关方案要求,全面实施居民住宅清洁采暖工程。在资金不到位、工作协调难度大的情况下,仍冒着严寒加班加点,及时超额完成任务,确保百姓温暖过冬。       (刘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