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体会和感悟
◎刘新彦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持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通过一段时期的深入学习,结合现阶段履职政协工作,体会和感悟颇深。
聚焦“明理”,就是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我们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结合理论学历史,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聚焦“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和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么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这个自信,既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也源自于我们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业已取得的辉煌成就。学习党史要从党史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增强历史自觉,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聚焦“崇德”,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了一个概念——“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它由各个时期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身上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所构成。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乡村振兴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这是百年党史的红色传统、红色基因,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赓续这条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聚焦“力行”,就是要学以致用。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对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际成效。努力去践行、调研、提案、落实。
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强化“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带头履职尽责,勇于承担责任,把“想干事”的想法转化为“能干事”和“干成事”的行动,紧紧围绕“建设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中心工作任务和目标想办法、出主意,实现从“怎么看”到“怎么干”, 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成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
一要深化学习找差距。要以党史为镜、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对照查摆差距不足,明确今后努力方向,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夯实自己的思想基础,筑牢理论根基。在学习中,要正确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更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弱点,要对照先进典型和榜样,细致深入地查找自身短板,深刻剖析根源,主动落实找差距,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始终铭记初心,砥砺前行。
二要付诸实践变行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就是要低调做事,少说多干,把实干、苦干、会干作为一种工作常态,拿出开拓进取的精神、善谋勇为的状态,身体力行、敢于“啃硬骨头”,勇挑重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协履职的的基本遵循,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是政协的初心使命。狠抓业务和政协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多深入调查研究、专题商量、走访考察、拓展渠道,提高提案质量。
三要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国共产党是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要学习革命先辈们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攻坚克难的本领,担当使命、砥砺作为。面对新时代的挑战,要将革命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做好政协履职、民主监督,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大团结、大联合的氛围中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提高提案办理质量,积极进取的作为提高提案服务质量,努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作者系济阳区政协委员,单位:区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