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83 更新时间:2021-04-12

学史力行 守正创新 发扬“三牛”精神

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党史教育聚力落实“北起”战略

         近日,区市场监管局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会后在局党组第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明确今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史中汲取智慧、赓续奋斗精神,紧紧围绕全区“北起”战略大会部署要求和区委、区政府“1139”工作体系,按照“坚持党建引领、倾力服务发展、坚守安全底线、抓好高效落实”的总体工作要求,担当作为,守正创新,发扬“三牛”精神,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市场监管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学党史抓党建  夯实干事创业之基

         区市场监管局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印发了《关于在全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了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使全局党员干部铭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激励担当作为,为服务推进“北起”战略实施凝聚强大精神力量的目的要求;明确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通读博览,秉要执本,科学把握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的学习任务;制定了党员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真学实学、真查真改、真抓真干,坚持集中学习与自觉学习、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的措施方法。以此保证党史学习教育的持续深化,保证党员干部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
         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建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一马当先,引领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敢作敢为,真正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制订《中共济南市济阳区市场监管局党组党支部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完善对党支部的工作考核。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市场监管领域社会热点焦点、风险点的分析和预警,及时发现、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社会舆情,坚决防止问题扩大化。

聚焦高质量发展  推进实施“两大战略”

         实施质量强区战略。积极对标“质量强市”战略,深入开展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和重点产品基地、产业园建设工作;加大品牌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品牌培育,分层次推进梯次培育,争创市级以上名牌和市、省长及中国质量奖;加强标准化建设,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培优计划,推进“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专项行动”,发挥标准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全面做好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县(区)建设工作,争取验收中取得好成绩为工作着力点,大力开展知识产权知识宣讲活动,营造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良好氛围;努力培育更多、更高价值的专利,使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有较大提高;围绕支柱产业、高端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鼓励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业研”合作,加快知识产权布局,推动企业获取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专利权,培育形成一批高质量专利组合。

坚守“五大安全”底线
构筑安全发展坚实屏障

         坚守疫情防控底线。抓紧抓实抓好疫情常态化下的防控责任落实,扎实细致做好动态排查、定期检测、应检尽检工作,严格督导冷链食品经营者落实“三专一码”销售要求,严查“3+1”违法行为,即“线下经营、仓外经营、地下经营”加“狸猫换太子”(弃换外包装、进口变国产)行为,严查冷链“八不”、非冷链“七不”行为,实行联合惩戒,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坚守食品安全底线。继续开展农村食品、校园食品、餐饮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开展“老少特”(老年人、婴幼儿、特殊医学配方)食品和“五大四小”(大型食品企业、大宗食品生产、大型商超、大型餐饮、大型食堂,小作坊、小餐饮、小食品摊点、小食品企业)专项整治,压紧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进实施“食品安全红黑榜”制度,倒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提高食品质量。推进“食安山东”“食安济南”品牌提升工程 ,推进“食品安全云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构建食品安全共管共治格局。实现监督抽检全覆盖,保证完成3份/千人的食品安全抽检任务,严格不合格产品处置和违法行为查处。严查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坚决取缔“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对生产经营“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翻新销售、假冒侵权等行为,按“四个最严”要求严厉查处。
         坚守药品安全底线。落实属地网格化监管责任,将新冠疫苗流通质量监管作为重点,实施对疫苗接种单位的全覆盖监管。加强农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零售药店监管,推行“双远程、一回执”药品零售模式,规范“互联网+药品监管”发展。加强疫情防控用器械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和第三方检验机构的监督检查。加强化妆品监督检查,开展“线上清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推动化妆品行业规范发展。
         坚守产品质量安全底线。聚焦重点产品、重点企业,结合问题导向,综合运用监督检查、风险监测、抽样检测、专项整治等手段,及时发现、全部清除不合格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督促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做到不合格不出厂。突出儿童、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产品和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环保和消防产品、建筑和装饰产品等10类重点产品监管,扎实开展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及时公示抽查检测结果,加大对抽查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力度。
         坚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以推进实施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为抓手,强化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制度,确保特种设备“应登尽登”“应检尽检”。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蒸压釜等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电梯、超重机械、气瓶、压力容器、涉氨制冷企业等特种设备和领域的安全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及时发现、处置安全隐患,坚决遏制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发生。(赵金华  李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