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31849 更新时间:2019-04-02

(上接第一版)

        (上接第一版)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与之相伴的是城市道路持续延伸。老城区,纬一路、经五路等原有道路扩宽改造,富阳街东延、经四路北延等断头路打通,老城区路网进一步完善;新城区,闻韶街、黄河路等道路加快建设,贯穿东西、南北的新老城区主干道不断增加,城区“大十字、小米字”的路网结构逐步成型。
        春天的济阳,微风拂面,绿意盎然,正安路、新元大街等道路两旁的玉兰花、樱花、紫叶李、海棠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宣告着济阳最美季节的到来。2017年,济阳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实施了海绵城市主干路绿化改造提升建设项目,对黄河大街、正安路、泰兴街、新元大街、银河路、开元大街、澄波湖路道路及节点进行绿化改造提升建设,道路两旁增加了法桐、国槐、巨紫荆、白蜡、栾树等行道树5000余棵,有力推动了城区绿化水平提档升级。

阡陌纵横农村路
托起乡村振兴梦

        农村公路连接了乡村与城市,不仅是民心路、幸福路,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
        路通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为历史,去城里走亲访友方便快捷;路通了,济阳的瓜果蔬菜走出了农村,飞向了上海、北京的大超市,甚至踏上“丝绸之路”,出口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路通了,不少打工仔不在北上南下,而是选择在济北开发区企业上班,往返家与企业之间,仅仅几十分钟。“路通了,咱老百姓的日子都顺了。”新市镇大庄村小贾说。
        一组数字,也成为农村公路发展的有力证明:2003年以前,济阳农村公路里程总共300公里,通村率不足40%;去年年底,全区农村公里达1500余公里,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路,形成以国省道为为主框架,八纵六横,六射一环,内通外接,干支相连的农村公路交通网。农村公路建设,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让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也给广大农村带去了腾飞发展的希望。
        纪冯路通开车,沿途许多村的村民把这天当做一个盛大的节日,自发走上街头,放鞭炮祝贺;曲堤镇李美生村通上柏油路后,全村迅速增加了近百个黄瓜大棚……公路通,百业兴,自2003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提出力争三年内村村通公里的目标,在三年的工程中,我县修建农村公路近1000公里,总投资达3.2亿元,公路通村率达到93%,形成了连接市、县、镇、村四通八达的“1小时交通网”。
        继“村村通”工程后,我县2013年借助被列入全省第二批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契机,再次开展大规模农村公路改造活动。工程设施以来,我县严格高起点规划、严格工程招投标、严格材料关、严格工程质量监督、严格资金监管,农村公路建设结下累累硕果。
        “北京市民中午就可以吃到我们济阳的蔬菜”,在济阳做蔬菜批发生意的张先生说,这些刚从地里采摘的黄瓜非常新鲜,发达的农村公路网解决了蔬菜外运难题,四个小时就能运到北京。
从解决通村难到实现村村通,从把农村公路建好到管好、护好、运营好,从解决“最后一公里”到农村道路升级提档,济阳积极倾听群众呼声,加大农村公里建设管理养护力度,支撑了乡村产业壮大发展,加快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如今,在济阳109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让班车开进了村子,农用车开到了田间,农资运到了地头,济阳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张 鑫)